據估計國內目前大約已有二、三十萬戶家庭使用電解水機,一般電解水生成器其實就是以分離膜或鹽橋為媒介,在水中施以直流電壓,將水分離至陽極或陰極,水中的鈣、鎂、鉀、鋁等礦物質多聚集至陰極,氫氧離子增加而成電解還原水﹙也就是俗稱的鹼性水﹚;陽極部分則為電解氧化水﹙也就是俗稱的酸性水﹚。
由於電解後陰極產生水的酸鹼值較高,且鈣、鎂等礦物質較多,因此,業者便美其名為鹼性離子水、鈣離子水或鹼性鈣離子水等,在廣告詞上宣稱有許多醫療效果,幾乎是無所不治的神奇地步;而陽極產生的水,業者則以酸鹼值較低,有消毒、殺菌效果,美其名為酸性收斂水,可以洗臉養顏美容,但就曾發生部分消費者用於洗臉後,出現臉部過敏的現象。
很多人也許不知道,電解水機或鈣離子水機是日本人發明的,而且在日本被列為「醫療器材管制」,是治療腸胃疾病所用的,根本不能在市面上隨便買賣。以日本某名牌電解水機而言,已經標示出「主要功能為改善腸胃疾病,並必 須依照 醫師指示使用,也必須有階段性的調整使用」才可以。當動脈血內的pH值高於7.45,就容易產生鹼中毒,也就是一種體內酸鹼平衡紊亂的狀態。而台灣大學自來水水質研究室曾對市售電解水機的生成水質做過檢驗,發現有的酸鹼值高達PH10,若是長期飲用,體內鹼性過多,就會引起腎臟傷害,並造成很多莫名來源的疾病。
而且電解水的直流電壓分離隔膜並無法完全去除氯,農藥及細菌。
環保署編製之「安全飲用水」宣導手冊及台大 呂鋒洲 教授皆指出,電解水機療效目前尚未被證實,且消費者使用電解水機也要非常小心,尤其不能使用地下水、山泉水、礦泉水、或受污染的自來水作為原水,因為如果原水受鎘、鉛、銅等重金屬污染,經電解後,消費者如同直接飲用「重金屬濃縮液」,反而會未蒙其利,先受其害。